分类
联系方式
  1. 新浪微博
  2. E-mail

不要重复造车轮

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谚语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

  • 多使用那些已经存在且有效的东西
  • 不要重新发明那些已经存在且有效的东西

启示是:

  • 通过使用现有的解决方案或技术,您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,并专注于项目或问题的其他方面。
  • 要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,而不是从零开始。

在本文中,记录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。

比我聪明的人比我更努力

我不止一次发现,有些我眼中的难题,在大佬面前都能解决。

这是一种差距,这种差距,不是纯靠努力、时间投入就能够弥补的。

努力只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心智水平和认知能力,以及创造力和联想能力,当然还包括知识储备,甚至英文水平。

这并不是给自己不努力找借口,因为我高度自律、高强度地坚持自学了十多年。是在长期努力之后得出的感悟。

在长期努力下,虽然距离大佬仍有差距,但自己也有了长足的进步,甚至也成了一些人眼中的“大佬”,能够解决他们所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
但我自己并不这么觉得,因为我知道自己与真正的大佬差距仍然很大。自己这十多年,不过是靠勤能补拙,将差距缩小了一点点。

不要争强好胜

不要沉浸于与他人的比较,不要陷入争强好胜的误区,争强好胜是不对的。

我们做技术不是为了攀比,不是为了比别人厉害。应试教育会给人灌输这个错误观点。

我为什么做技术?因为搞技术让我快乐、充实、有成就感。这是支撑我十多年的动力。

心智正常的人都不是争强好胜的。所谓的大佬们也如此,大家基于共同的热爱可以成为朋友,可以相互交流。

整体上是很和谐的状态。

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

因此,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问题,至关重要。

如果你想做一个很大的课题,但是自己基础不过关,那首先是补充基础。甚至英语不过关,那首先是学英语。

如果目标定的盲目太大,会成为自寻烦恼。

比如一个目标:“成为世界首富”。这对于我来说太难了,我的 Next Todo 该做什么?什么也做不了。但是如果这个目标是世界第二富定的,便有了合理性。想必第二富也有庞大的资产和生财之道。

因此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,积少成多,量变引起质变。

认识你自己

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基础是认识你自己。我属于有妄想症的,或者称为“达芬奇综合征”,我很难认识到一件事情的难易度,也很难客观认识到自己的能力。同时,我也很难做到专注于一个领域,也很难做到长期地规划性。

这些缺点组成了我。我不能假装这些缺点不存在,只能正视,并根据自身特点,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。

比如,我的特点也有优势:我无法区分一件事情的难易度,导致我的启动成本特别低,任何事情凭借激情就能启动。同时,我特别能走弯路,并且享受走弯路的过程,能够支撑我持续折腾十余年,并乐此不疲。

最近,我逐渐发现,乐趣变得更大了。因为在无数折腾之后,在不同领域之间,有一些深层的关联开始显现。包括我的认知能力提升,好多知识脱下面纱,让我能看清了。感受到一种集中涌现的乐趣。

每个人都是不同的,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。路的尽头不是“成功”,路的尽头应该是通向内心的平和。

把小事做漂亮

人们总是看不上小事。小到一个技术点、一个文档,都没有耐心看,浅尝辄止。

而魔鬼在细节中。形成一个悖论:

  1. 那些注重细节,注重把小事做好的人,最终能够做成大事
  2. 那些忽视细节,整天宏大叙事的人,最终一事无成

为什么呢?因为这背后是实证与非实证,实在与虚妄的区别。

做事就像盖大楼,一砖一瓦都要结实牢固。细节就相当于一砖一瓦。

大楼只有一种可能能够盖成,那就是每一砖一瓦都结实牢固。

而盖成一栋楼,就更加有信心盖成下一栋楼,就更有信心盖一座更好的楼,形成正循环。

那些忽视细节的人,盖出的是歪歪扭扭的楼,变成了一个怪物,他的余生将被怪物反噬,形成一笔糊涂账,脱离了工程与科学的范畴。

不要 Buff 加满

这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种坏毛病,就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会疯狂往上加 Buff,谁都会往上蹭一下。

举个例子,我想做一个三明治。结果 A 说营养不够丰富,加了一颗维生素,B 说口味不够丰富,加了一堆酱,C 说不能满足所有用户,把一片面包换成了馒头……Buff 加满之后,做的不再是三明治,而是一个怪物了。

这个坏毛病带到学习上,就是想通过一个事情,一箭好几雕。结果呢?大概率是陷入泥潭,最终身心疲惫,放弃而终。

这是为什么呢?从概率可以得知。假设每个环节的成功率是九成,叠加一个环节后,成功率会降为八成,再加一个降为七成,再加一个只剩六成。如果在当初做决策时,跟你说这件事情是四成失败率,你还会再做一箭好几雕的美梦吗?

生活让人难以专注

进入社会之后,面临各种压力,几座大山、衣食住行。同时工作很累,让人身心疲惫,没有精力学习提高。

我同样面临这些问题,也后悔上学时心智不够成熟,把时间都荒废掉了。

我的经验如下:

  • 脱离低级趣味:培养自己的求知欲,少喝酒、打牌、打游戏、刷剧,多看书、看文章、写代码
    • 看似很难,其实是可以培养的
    • 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爱好,跟钓鱼、盘串、养鸽子、搞软路由、摄影一样
    • 培养起兴趣,上了瘾就行了。求知欲也是一种能让人上瘾的东西
  • 适当牺牲健康
    • 上班太久没时间怎么办?没时间就只能少睡觉,还能怎么办
    • 熬夜对身体损伤巨大,等于用生命换取能力提升
    • 要少用,要用在刀刃上
  • 动脑不动心
    • 让自己单纯一些,减少情绪上的波动,比如如果每天晚上都为房贷叫苦连天,减少了晚上学习的时间和心境
    • 把精力、情绪、时间节省出来,多放在学习上面
  • 上班后也能坚持学习
    • 很难,很难很难
    • 我做到了
  • 调整认知
    • 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打牌、喝酒、打游戏……你肯定会认为坚持学习很难
    • 我也经历过周围的人都打牌、喝酒、打游戏的环境,经历过这种无力感
    • 我只能说,归根到底,这还是一种认知,是自己能改变的事情。有时会有代价,让自己变得不合群,变成异类。
      • 活了三十年,我才领悟,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异类,合群才是有问题的。

总之,当你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,要咸鱼翻身就是很难。通常需要5年、10年、15年、25年……甚至一辈子才能做到。

有些人觉得太长时间了,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得了,我觉得这样很好。

有些人有这个定性,觉得我这辈子一定要做成,感受一下 Level 上升的感觉,我觉得这样也很好。

关键在于,要言行一致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,心理总想着遗憾,那并不洒脱。长期努力的人总感觉不公、怀才不遇,也不潇洒。

最后,人生无常,生活并不会按照你的剧本上演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,也可能遇到某种境遇成为某个方面的行家,长期努力的人也可能最后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而已。更何况,万一过两年意外挂了呢?

我的看法是,把生活平平凡凡过好,每一天都正常,心满意足的过就可以了。不要太纠结于那些身外之物/事。

站在巨人的肩膀上

这个世界美好之一在于,大佬们都是乐于分享的。尤其是互联网时代,书籍、博客、视频、公开课,应有尽有。

大佬们在研究完难题之后,生怕我不会,还付出额外努力撰写教育材料,太伟大了。

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,使用好这些资源。

现在回头想想,我很多拙劣的车轮,其实还不如多写点学习笔记有价值。造拙劣的车轮,是一种无知的傲慢,无知的狂妄,让我感到羞愧。

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如果一件事情,比我更厉害、更专业的人正在做,我就没有理由另辟蹊径或者推到重来。我必须要沿着巨人的路径,向前推进。我认为,这甚至是事物发展的规律。

多做集成创新

更多是根据个人情况决定的,我目前是个社畜,时间少的可怜。

上面的结论已经很清晰了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多基于他们的成果、他们的路径做学习,与使用、集成。如果能参与到修修补补中,进行修补。

什么是集成创新?把别人发明好的东西,学会如何使用,学习内部的原理。

大多数人都在做这件事情,这是非常有意义的。要敬畏现实中存在的成果。

经历过移动互联网的这代人有个毛病,动不动就要颠覆这,颠覆那,可以叫做颠覆综合征。说白了就是有现成的不用,非要从头自己搞,非要与众不同。

进化论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,基因突变大部分都凉凉了,只有极极极极极极少数能够成功。

如果有足够时间,瞎折腾折腾是可以的,在自媒体时代,瞎折腾本身就具备娱乐价值。时间有限的条件下还是算了吧。

少做原创创新

原创性创新不是不能做,而是要少做,控制成本。

尽可能做概念验证。在做完整方案时要慎重考虑。

如何提高认知水平

普通人与大佬之间的差别在于认知水平。

什么是认知水平?

就是看待一件事情,假设这件事情有一个本质,大佬能看到本质,普通人看不到。

这件事情通常还包裹在大量的知识、概念之内,普通人缺少了这些知识、概念,甚至连这件事情都无法意识到。

如何提升认知水平呢?有几个思路:

  1. 结识大佬,进入更高级的圈层,比如考名牌大学研究生,去大佬所在的团队,能够通过近距离向大佬学习
  2. 坚持自学,自学走弯路会多一些,需要长期坚持,性价比不高,但是有价值
  3. 通过互联网向大佬学习,学习大佬的课程,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,看他们在做什么,多参与、多交流
  4. 实践,实践是不可或缺的,如果自己不把手弄脏,说什么也没用。把自己扔进水里,如果没有淹死,就是会游泳了

认知水平的提升并不是线性的,而是指数式的,会越来越快。因此开始阶段如同“开窍”一样,开窍了之后,会越学越快。